您目前的位置: 首页» 中心刊物» 第三十期» 学术研究30

城市的自然属性

城市的自然属性

张 松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


“城市是一个有机生命体”的概念、埃利尔·沙里宁(Eliel Saarinen)的有机疏散(Organic Decentralization)理论,国内城市规划师和规划研究人员大概都是非常熟悉的。但当我们制定城市规划设计方案时,真正将城市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对待的情形恐怕并不多,或者只有城市的绿地系统、河道水系、基本农田以及郊外森林等,才会被作为有机生命体对待,通过规划划定绿线、蓝线加以维护、管理。

对于城市建成环境则将其作为工程设施和经济增长工具,随意进行拆除、改造、建设或经营。正如芝加哥社会学派代表人物罗伯特·帕克所指出的:“城市,尤其是现代美国城市,乍看上去根本不像是毫无人工痕迹的自然生长之物,因而人们很难将其看作一个生命体(Living Entity)。例如,大多数美国城市的平面布局都像一个棋盘,它的距离单位就是一个个方格式的街区。人们很容易被城市的这种几何外形欺骗,以为它是一种纯粹的人工构造物,可以像一个积木搭建的房屋一样,将其任意拆分和重组。”(罗伯特·帕克,2016)

英国生物学家、城市规划理论家帕特里克·格迪斯(Patrick Geddes)从生物学、社会学的角度来研究城市,弥补了机械主义的理性缺陷——忽视人的自然性和社会性。事实上,人是环境的一部分,环境也是人的一部分。我们的活动是在环境的刺激下形成的,我们的思想也是环境的产物。人的活动表现为与环境中的其他力量的相互作用。更进一步说,人并不是置身于环境之外对环境进行思考的(杜威,2005)。

在欧洲,常常将城市作为第二自然对待,认为城市社会是“自然”遭到破坏的结果,自然被作为“第二自然”的城镇和都市所取代,被代表未来世界的“普遍都市化”所取代(Dear,2004)。“文明起源于自然,自然塑造了人类的文化,一切艺术和科学成就都受到自然的影响,人类与大自然和谐相处,才有最好的机会发挥创造力和得到休息与娱乐”,“人类必须充分认识到迫切需要维持大自然的稳定和素质,以及保护自然资源”。城市作为人类文明的成就,自然环境、地形地貌是其基础性本底。

城市生态是由自然环境、人工环境以及人的生活状态所叠加形成的复杂系统。美国华盛顿大学城市设计和规划系玛丽娜·阿尔贝蒂(Marina Alberti)教授在其新著《城市生态学新发展——城市生态系统中人类与生态过程的一体化整合》中指出:“城市生态系统是复杂的、具有适应能力的动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的弹性是由人类与生态功能之间的平衡所控制。”而且,城市和城市化地区是由人类作为支配主体的复杂人类—自然耦合生态系统。由于人类将自然景观转化成由人类主宰的高度人工化的环境,所以,人类实际上通过改变生态系统及其动态创造了一系列的新的生态环境(玛丽娜·阿尔贝蒂,2016)。

(文章来源:中国城市规划网节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