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目前的位置: 首页» 中心刊物» 第十期201707» 学术研究201707

城市设计理论思潮探源

  城市设计思潮探源

  刘宛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城市规划系副教授

 

  1. 城市设计:社会秩序的重整

  波索欣(M.V.Posokhin)认为,资本主义国家的城市危机是不可超越的社会条件的必然结果,如今西方的乌托邦主义者想不改变资本主义发展必然伴随的社会条件,去寻找解决城市危机的技术手段,是行不通的。这表达了从社会条件深层探讨城市表面问题的思路。这样的城市设计往往与社会改革、政治经济学研究密切相关,具有形而上的理想主义特征。

  马德尼波尔(A.Madanipour)论及乌托邦思想对城市设计思潮的强烈影响,定义了20世纪城市设计的三大思潮:城市主义(Urbanism)、反城市主义(Anti-urbanism)、微城市主义(Micro-urbanism)。城市主义以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思潮为代表,主要集中在城市空间的形成和改造;反城市主义的目的是放弃城市地区,拓殖乡村地区;微城市主义则以英国新城和美国新城市主义为例,将城市主义和反城市主义的思潮结合在一起。马德尼波尔认为这三类城市设计思潮都是对乌托邦思想的响应。

  在乌托邦的城市理想方面,最有代表性的是霍华德(E.Howard),柯布西耶(L.Corbusier),赖特(F.L.Wright)等。而辩护式规划、防卫空间等思想也是部分地代表用物质形式解决社会问题的理想。他们的城市设计思想中表达出对社会政治秩序、阶层、种族、性别等社会问题的特别关注。他们的共同点在于,都寄希望于通过专业设计手段解决深层的社会矛盾,有的希望调整整个社会的政治秩序,有的希望温和地调停社会矛盾,也有的希望通过技术手段解决具体的社会问题。

  2. 城市设计:纪念性形式的表现

  有一类城市设计重视城市空间的形象,以城市景观和形式的表现为基本对象,借以表达某种内在的秩序和观念,例如宏伟的帝国形象、亲切的市民生活或者某种怀旧的美学观念等。总的来说,这一类设计都注重城市设计的艺术性,注重城市的美化,具有一定的纪念性倾向,在研究的领域上往往和传统建筑学、城市的美学研究密切相关,注重纯粹的技术层面的研究。

  以表现纪念性形式为主导的城市设计思想的代表性人物有奥斯曼(B.G.E.Haussmann),伯纳姆(D.H.Burnham),西特(C.Sitte),培根(E.N.Bacon),罗西(A.Rossi),克利尔(R.Kerier)和克利尔(L.Kerier)兄弟等。他们的城市设计思想尽管从形式上看各不相同,但基本上都是从城市空间的形式入手,追求纪念性的空间效果。

  3. 城市设计:城市文化的传承

  工业化带动了1920年代新建筑运动的兴起,建立在美学基础上的传统设计概念受到动摇,现代城市规划面临着全新的城市需求,从物质规划转向更广泛的研究领域,而传统的物质环境建设受到冷落;同时对于新科技的热衷也带来了负面的影响,高度工业化的建设千篇一律,枯燥乏味,忽视了社会文化传统,引起了人们的反思。这时的城市设计脱离了19世纪前的“城市设计”框架,与现代城市规划、社会科学、人文学科、美学、心理学、行为科学密切相关,强调地方性、场所感和人文精神,从更多的角度探索解决城市环境问题的途径。实际上,现代城市设计的概念是在这个时候正式提出的。1960年代起,首先是美国再次提出了城市设计问题。1960年哈佛大学首次开设“城市设计”课程,l965年美国建筑师协会出版了《城市设计》(Urban Design)一书,书中讲到:“城市设计并不是一个新的领域,而是一个应被恢复的领域”。1979年和1981年美国两次举行“城市设计”国际讨论会,新的城市设计思想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

  沙里宁(E.Saarinen),CIAM,第十小组(Team 10),亚历山大(C.Alexander),林奇(K.Lynch),卡伦(G.Cullen),盖尔(J.Gehl),文丘里(R.Veturi),舒尔茨(C.Norberg-Schulz)等都是倡导人文主义设计的代表人物。他们的思想脱离开单纯形式的探讨,深入到城市社会与文化的内在结构,将城市作为体验多样化生活的场所,借此寻求城市设计的发展。与前面的城市设计理论不同,这一类注重社会人文环境的城市设计不是把注意力集中在重要场所、繁华地带或城市中心地区的研究,而是关注围绕着人们日常生活的空间环境,这是城市设计领域的重大进展。

  4. 城市设计:现代科技手段的实验

  科技对当代城市设计思想影响空前,在很多理想模式中,完成理想的手段都是当时的最具有鼓舞性的新科技手段,很多城市设计的思想充分发挥现代科技的作用缔造普适的城市模型。在前面讨论过的一些理论中,尤其是大师们勾画的理想城市图景中都或多或少地考虑运用当时最先进的科技,充满着对新科技的浪漫主义梦想。

  康(L.Kahn)、丹下健三等代表人物在构造城市理想的时候对现代科技的畅想,可以称之为现代城市科技主义。现代城市科技主义利用科技的力量变革城市的整体构架,从而解决现代城市面临的各种压力,其实这种脱离社会经济的技术幻想也只是建立在科技基础上的另外一种技术乌托邦。这种乌托邦无论从技术本身还是从社会实践来说都存在着缺陷,很多技术理论上的论证与实际尚有很大的距离,尤为重要的是,从社会实践的角度看,即使科技主义解决了技术问题,还是不能真正解决城市的内在问题。

  5. 城市设计:生态环境的持续

  城市处于整个自然生态系统之中,而城市本身也可以看作是一种生态系统,需要维持和发展。近年来,环境学科提出“可持续性”(Sustainability)的概念受到众多相关领域的响应,对于城市设计也掀起了一种新的思潮,我们这里称之为生态主义的城市设计。生态主义的城市设计强调可持续性,与生态学、环境科学、生物学关系密切,大量将生物学的研究成果应用于人类社会的研究。

  以麦克哈格(I.L.McHarg),卡尔索普(P.Calthorpe)等人的思想是生态主义城市设计思想的代表。从卡尔索普的可持续社区等研究所提供的模型不难联想到半个世纪以前诸如邻里单位、城市多样性等研究,可以看出,新的理论与历史上对于城市模式的探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同时也是一种模型化的研究方法,只是它更多地注入了生态的持续性思想,在社会生活各个要素间保持动态的平衡。这正是适应于时代的需要产生的,因此受到规划者、开发者和政府官员的重视。

  6. 城市设计:未来学意义的构想

  西方未来主义经历了40年的变迁后,逐渐形成了泾渭分明的两大主要流派:工业社会论派(包括工业社会论派和后工业社会论派)和生态社会论派。前者对技术利用表示乐观,对经济增长持肯定态度,断言人类社会将从工业社会发展到未来的工业社会。后者对技术的滥用忧心忡忡,追求经济增长和生态、社会发展的均衡,对人类社会的未来往往持悲观态度。在三大发展阶段中,悲观和乐观的情绪是交替上升的,今天随着科技革命的发展和新的产业革命即将到来,乐观派又逐渐占上风。丹下健三的东京规划是对信息社会的大胆设想,一些人争论城市这种形态会继续存在还是会彻底瓦解,内格罗蓬特(N.Negroponte)则探讨能够与居民交互作用的“智能”环境。这些对于未来的畅想正是促成社会和城市进步的重要动力。

  (文章来源:《世界建筑》2004年第3期:77-79节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