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目前的位置: 首页» 中心刊物» 第二十五期» 学术研究25

建立空间规划体系的理念转型相应策略

建立空间规划体系的理念转型相应策略

董珂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绿色城市研究所所长


实现理念转型的核心是转变世界观和价值观,理论基础是辩证唯物主义。

就是要把生态保护作为一切社会、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紧紧围绕“生态环境保护”和“以人民为中心的高质量发展”两条辩证统一的主线,落实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统筹国土开发、保护和整治,推动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形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改善生态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实现发展与保护的内在统一、相互促进。具体包括以下两方面工作:

1、生态环境保护

(1)建立“生命共同体”的系统思维

树立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观念,将“山水林田湖草”当做一个相生相息、复杂有机的生态系统来看待,遵循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整体性及内在关联规律,对山上山下、地上地下、陆地海洋以及流域上下游,进行整体保护、系统修复、综合治理,增强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自我修补、自我平衡、自我循环能力,维护生态平衡。

(2)明确划定底线和管制分区

开展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以下简称“双评价”)。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是综合考虑自然生态与环境条件、资源潜力与利用程度、经济效益与开发需求,评估该地区的工业化、城镇化发展的潜力;国土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是指在一定的时期和一定的区域范围内,综合考虑生态、资源、环境等承载要素,对该地区能可持续地承受人类各种社会经济活动能力的评价。

在“双评价”的基础上,明确该地区的“生态功能保障基线、环境质量安全底线、自然资源利用上线”,实行建设总量和强度的“双控”制度。人口规模、产业结构、增长速度不能超出当地资源承载能力和环境容量。

尝试划定“全域满覆盖、相互不交叠”的各类功能空间(包括生态空间、农业空间、城镇空间、自然及人文魅力空间等)、三条线(生态保护红线、基本农田控制线和城镇开发边界),按照管制分区实施差异化政策,制定相应的用途管制要求和生态修复措施。

(3)全力推进生态保护和修复

坚持最严格的资源保护制度,以维护生态平衡和保证资源的永续利用为目标,制定各项保护资源的措施和方法,包括最严格的耕地保护、水资源管理和能耗管理制度;落实最严格的资源节约制度,包括落实耕地占补平衡制度,健全草原、森林、湿地保护和占用补偿制度,建立“三线”管控制度,创新节水、节地、节矿机制,完善建设围填海制度等;建立最严格的生态保护修复制度,遵循系统治理原则,构建生态系统源头保护的网络体系,把治地、治矿、治水、治海、治山、治草、治林相结合,统筹推动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整治修复,以自然修复为主、与人工修复相结合,切实提升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突出对重点生态功能区建设和保护利用;建立产业准入负面清单,腾退高环境污染、高资源消耗企业。

2、以人民为中心的高质量发展

(1)端正“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观

在明确保护底线的基础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实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五位一体的目标协同。树立发展和保护相统一的理念,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发展必须是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平衡好发展和保护的关系。

顺应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更好发挥自然资源的基础支撑作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推进国土空间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建设宜居家园为目标,优化存量资源配置,扩大优质增量供给,以创新空间和服务空间重新组织城镇空间结构和功能布局;促进产业“三去一降一补”,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增长点、新动能的形成。

(2)集约高效利用建设用地

综合考虑生态环境安全、文化安全、经济安全、粮食安全、资源能源安全等,优化国土空间保护与开发结构,加强区域协同和城乡统筹,实现集聚开发与均衡发展相协调、点上开发与面上保护相促进、节约优先与高效利用相统一。

坚持节约优先,降低经济社会发展的资源消耗;将集聚开发作为国土开发的主要方式,通过提升效率和效益,实现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消耗脱钩;落实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创新资源节约利用新途径、新模式,全面实施建设用地总量控制和减量化管理;在土地资源利用效率普查的基础上,腾退盘活低效利用土地,推进存量建设用地的更新改造。

(3)在生态保护中解决不平衡、不充分问题

将国土综合整治与国家精准脱贫攻坚战有机结合,推动生态敏感地区的移民搬迁,推动中西部地区、老少边穷地区和乡村地区的政策扶持。

鼓励小城镇和乡村在生态环境保护的前提下,发挥自身资源禀赋、区位条件的优势,建设特色小城镇和特色田园乡村;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深化乡村一二三产业融合,推进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的分离,逐步推进“农村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宅基地制度改革”三项试点工作。

(4)坚持绿色发展

遵循“四因”制宜(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因财制宜)、顺势而为、协同互促、包容和谐、高效循环、安全健康的原则,实现城镇、农业、生态全空间的协同发展,自然、社会、经济全要素的均衡发展,过去、现在、未来全时段的公平发展。

在指标体系、生态格局、用地结构优化、绿色化公共和公用设施、绿色交通、可持续水系统和能源系统、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治理环境污染、提升城市韧性、建设绿色社区和绿色建筑、推进绿色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等方面,贯彻绿色发展理念、落实绿色技术方法。

推进绿色城市建设规划;从生态健康、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三个领域,建立绿色城市建设评估体系,并与与城市领导政绩考核和离任审计挂钩。

(5)推进高质量发展

保护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延续城市历史文脉,保护好前人留下的文化遗产。对城市整体和重点地区展开城市设计工作,加强对城市的空间立体性、平面协调性、风貌整体性、文脉延续性等方面的规划和管控,留住城市特有的地域环境、文化特色、建筑风格等“基因”。

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补足城市基础设施短板、提高公共服务水平为重点,开展生态修复、城市修补工作。修复城市生态、改善生态功能,加快山体修复、开展水体治理和修复,修复利用废弃地,完善绿地系统;修补城市功能、提升环境品质,填补基础设施欠账、增加公共空间、改善出行条件、改造老旧小区、保护历史文化、塑造城市时代风貌。

通过再开发、整治改善或保护等方式,展开城市更新工作,以全新的城市功能替换功能性衰败的物质空间,改造和延续城市生态环境、空间环境、文化环境、视觉环境、游憩环境等。

(文章来源:绿色生态城市微信公众号节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