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目前的位置: 首页» 中心刊物» 第八期201705» 学术研究

卢峰 / 当代山地城市设计研究的目标与内涵

  当代山地城市设计研究的目标与内涵

  卢峰

  重庆大学建筑规划学院副院长、教授

  一、当前山地城市设计研究的现实意义与目标

  我国山地面积约占的70%左右,是未来我国发展新型城镇化的主要区域之一。目前,山地城市已成为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的主要载体。近十年来,面对日益突出的人地矛盾和脆弱的山地生态环境,使山地城市在生态、经济、社会等方面所面临的挑战更加复杂化,既有的以城市形态与公共空间美学为基础的城市设计理论与方法,已难以适应山地城市在生态、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多重追求,因此,建构体系化的山地城市设计理论、更新与完善山地城市设计方法,不仅是山地城市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学科自身发展的必然趋势。

  因此,基于山地城市总体发展趋势,当代山地城市设计研究应以实现城市物质形态与其所处自然地理形态、经济形态、人文形态的同步协调发展为目标,深入探索和实践有机、节地、节能、高效、地域特色突出的紧凑山地城市模式与其相应的控制机制与设计方法,从而为特殊山地北京下的城市设计理论与实践创新开辟新的方向。

  二、当代山地城市设计的主要研究体系构成

  1.山地城镇化过程中的城市形态引导与控制研究

  山地区域突出的城乡二元结构矛盾使特大城市、大型城市与中小型山地城市所面临的发展问题存在较大的差异,需要采取不同的城市发展策略,以及与之对应的城市空间形态引导机制。常见的有两种模式:一是大型山地城市(人口100万以上)以旧城更新为主的资源整合模式;二是中小型山地城镇(人口3~10万人,以5万人居多)以新城拓展为主的发展模式。

  (1)大型山地城市中心区更新设计研究

  宏观层面,为了凸显城市地域特色,山地城市设计应特别强调前期的现场调研和SWOT分析,并以街道空间为核心,从分析山地城市的肌理演变入手,研究山地城市空间形态的历史传承性与可变性;重点探讨适应自然山地形态的城市公共空间模式、原有城市肌理在新的发展需求下的尺度控制与网格化建设、传统城市空间与建筑形态在新的发展背景下的功能替换与再造等。中观层面,从整个城市资源的角度出发,探索高密度状态下“碎片化”的山地城市公共开放空间与步行体系的立体建构模式、山地城市公共空间日照、采光、通风模拟分析、山地建筑群体形态组合模式及适应性技术等。微观层面,结合城市公共交通节点建设,以大型城市综合体为主要研究对象,深入探讨建筑群体组合模式、建筑节地策略、建筑基层接地模式等城市三维空间利用的新技术、新方法。

  (2)中小型山地城镇城市设计研究

  当代中小型山地城镇城市设计研究主要在于山地城镇肌理保护和延续,其主要包括自然肌理与历史肌理两个部分。为了保护和研究山地城镇肌理,首先需要借助地理信息系统,结合山地城镇地理灾害评估,研究山地城镇的立体绿地系统建设和生态边界形态控制方法,以保持自然地景在山地城镇整体轮廓中的景观框架作用和对城市空间形态发展的生态限定作用;其次,为了防止高强度开发建设破坏山地城镇的自然山水格局的完整性,需要借助城市空间三维数字模型和剖面视域控制分析方法,研究山地城镇空间发展的高度、密度分区方法和相应的控制机制;其三,为了体现历史建筑的文化地标作用和街巷空间的社会功能,需要将历史建筑保护与城镇公共空间体系建设紧密结合,使历史建筑成为城镇空间体系的主要标识物。

  2.统筹城乡视野下的山地乡村形态控制与引导研究

  宏观层面,只有将山地乡村空间形态塑造和未来产业发展相结合,才能有效促进其在经济、文化、生态环境、社区建筑等方面的协调发展。中观层面,需要兼顾农业景观、生态、节能、节地、安全、产业转型等多方面因素,开展山地乡村环境综合整治设计研究,其核心任务是针对不同的山地乡村发展类型,将城市设计策略与乡土景观的构成方法相结合,对山地村镇中心区更新模式、公共设施建设、整体肌理等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实施策略与方法。微观层面,结合不同的乡村发展模式,将山地村镇居住建筑改造与节能、节地、增加服务功能、可再生能源利用等可持续目标结合起来,突出山地居民的地域特点与生态性。

  三、结语

  山地城镇体系构成的复杂性和面临问题的复杂性,既在客观上对山地城市设计理论研究提出了新课题,也为山地城市理论创新提供了更多的实践验证机会和新的研究视野。

  当代山地城市设计研究的核心工作就是要充分认识到山地区域自然生态环境与土地资源的稀缺和不可再生性,着重研究立足自身资源优势、以内涵更新为主的生态山地城市发展模式及相应的城市空间形态控制引导机制,通过三维、复合的城市设计引导手段,强化自然要素在山地城市景观格局中的主导位置和生态限定作用,保持簇群生长的山地城市空间肌理,引导山地城市由低效率的资源分散型向高效率的资源节约型城市转变。

  与此同时,应基于统筹城乡发展的视野,结合对中小山地城镇及其周边乡村产业结构的调整,积极探索产业与空间互补的城乡发展模式,逐步构成从大城市到中小城镇、乡村的多级山地城市设计研究与实践体系,最终实现由“山地城市设计”向“山地城乡一体化设计”的转变。

  (文章来源:《城市设计》2014 (预刊) 总第000期节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