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目前的位置: 首页» 中心刊物» 第八期201705» 学术研究

徐匡迪 / 思考中央决策层对中国城镇化的核心思路

  思考中央决策层对中国城镇化的核心思路

  徐 匡 迪

  中国工程院主席团名誉主席、京津冀协同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组长

  城镇化是以农村人口比重下降,城镇人口比重上升为表征,这个是表象,以产业结构从农业经济转向工业经济、服务业经济为主体,社会结构从农村社会向城镇社会的演进过程。

  在现代意义上讲,城镇化是人类进入工业社会以后的一种社会发展现象,城镇化率从来不是独立的经济指标。前一段时期好像各个省,很多地级市都在规划我国每年城镇化率要提高1.5个百分点、2个百分点,赶上东部发达国家,特别是中西部地区。因为城镇化必须要有经济为基础,要有就业和产业为基础,刚才几位都讲到了。所以城镇化不是人为打造的,更不是造城运动、造房子运动、划地运动。而近30年中国高速城镇化的过程,本身就是中国经济高速发展推动下产生的。

  改革开放30多年来城镇化持续快速发展,为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到2012年底,城镇化率达到52.57%,中国的城镇人口达到了7.2亿,中国正在从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转变为城镇化水平与世界基本持平的城市型国家。

  1. 我国城镇化的四个阶段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城镇化率经过了4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一五”和“二五”期间,城镇化率从12%提高到22%。但是经过三年自然灾害,特别是文革十年,城镇化率不但不提高,反而是降低,当时知识青年都去上山下乡了,所以城市里头的人减少。到第三阶段就是1976年到1994年,就是知识青年返城的阶段,是上升的阶段,接近30%。第四个阶段是从1995年到2010年,这是中国扩大开放,外资投入东部沿海地区,进行产业转移,很多劳动力进行转移,转到中国东部沿海地区,特别是珠三角地区,吸引了中西部大量的农民,从农村到城市打工,也包括到我们浙江省来打工,使得城镇化率每年以1%以上的速度提升,甚至有几年达到1.5%左右。

  这样一个城镇化的快速提升,有力支撑了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极大地促进了我们中国工业化的进程。中国也由此成了制造大国,中国也由此经济总量达到世界第二。5亿人口从农村进入城市,解决了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增加了农民的收入,改善了农民的生活条件。我们去看到农村,凡是造了新房子的,都是出去打过工的,如果他死守种地是不可能有这样的改善。

  2. 前30年高速城市化的主要问题

  在进入城市5亿左右的农民工里面有1/3的农村流入人口无法享受城镇户籍待遇,城镇化率的统计指标高于户籍非农人口比重15个百分点。有的专家称他们是候鸟式的城镇化,就是过了正月十五回到城市来打工,到了阴历年底就回乡,或者他们是半城镇化,因为农村的土地还在,老宅基地还在,但是平时是在城里打工。

  前三十年城镇化除了农民工的规划以外,城市化没有促进农业现代化,相反的形成了空心村。有若干的地区、地方,农村就剩下60岁以上妇女,以及儿童留守,这就是所谓的空心村。而他们这样一种钟摆式的流动,对我们交通的压力,对社会的冲击是非常大的。

  3. 城镇化的新需求

  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不是造城、造房子,而是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创新人口管理,加快户籍制度改革,稳步推进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常住人口全覆盖。推动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产业和城镇融合发展。优化城市空间结构和管理格局,增强城市综合承载能力。推进城市建设管理创新,完善设市标准,严格审批程序,建立和完善跨区域城市发展协调机制。

  4. 中国特色城市化的再思考

  第一,中国的城市化是在一个发展极不平衡大国的城市化,不是一个城市国家,不像新加坡,也不像我们的香港、澳门地区。第二,中国特色是中国城镇化在三农问题高度敏感背景下的城镇化。第三,中国特色的城镇化必须城乡统筹,四化协调发展。第四,中国特色是中国城镇化在资源环境严重约束下的城镇化。第五,中国城镇化的特点是实现就近、就地的城镇化。第六,新型城镇化的特点应该是以人为本的城镇化。第七,新型城镇化必须重视公用设施建设,克服交通拥堵、安全隐患等城市病。第八,新型城镇化一定要传承中国历史文化,保护古建文物。最后,中国新型城镇化要加快智能城市建设步伐,创新城镇管理体制,提高公共治理能力。

  (文章来源:招商引资内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