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目前的位置: 首页» 中心刊物» 第三期2016.12» 学术研究

王建国 / 城市设计历史发展的四代范型

  城市设计历展的四代范型

  王建国

  中国工程院院士、东南大学教授、北京未来城市设计高精尖创新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

  第一代范型:传统城市设计

  1920年代以前的城市设计可以纳入第一代范型。主要特征是信奉“物质空间决定论”,依据建筑学和古典美学中视觉有序的原则、对较大版图范围内的城市形态进行三度形体控制。这一类城市设计面广量大,影响了前工业时代大部分的城市设计活动,所遵循的价值取向和方法论系统基本上是建筑学和古典美学的准则。

  例如在19世纪末,欧洲一些城市通过美学角度来构建和发展城市公共空间系统,并通过空间美学问题来整合技术、卫生和经济成果,以此解决城市发展无序问题。1860年前后的欧洲,影响城市设计的主要是工程师和行政官员,如塞尔达主导的巴塞罗那规划、霍普雷西特负责的柏林规划、奥斯曼主持的巴黎规划等。到19世纪末,城市设计工作则更多由建筑师负责,到1910年,欧洲城市设计学科逐渐建立起来。

  第一代范型城市设计的经典案例包括雅典卫城建筑群,哈德良别墅,教皇主导的罗马改建、按照文艺复兴理想城模式建造的军事城市帕尔马诺瓦、北京古城规划建设、19世纪的巴黎改建、美国首都华盛顿中心区建设等。旧金山1906年地震后的中心区城市设计,以及“城市美化运动”影响下的城市建设都能看到“视觉有序”主导的景观效果。

  第二代范型:现代主义城市设计

  1920年代以来,现代主义影响下的城市设计可以归结为第二代范型,其特点是遵循经济和技术的理性准则,注重居住、工作、游憩和交通四大功能分区和运转效率,而技术美学观念和价值系统由此而产生。但是,第二代范型仍然信奉“物质形态决定论”,被认为是“把砖瓦沙石和钢铁水泥在地面上作一定组合的那种物质和空间环境的解决方法”。

  现代主义城市设计满足了城市发展建设中显见的现实需要,通过大量实践探索解决了城市卫生、交通和功能效率等重要问题,为现代主义全球滥觞立下汗马功劳。如巴黎1989和1900世博会建筑师埃纳尔为解决现代城市交通设计的环岛,希尔伯塞默柏林改造建议;CIAM多次会议研究了现代城市的功能、特别是居住的问题,为解决工人阶级的适居性、尤其是二战后的住房短缺问题作出重大贡献。

  在大尺度城市设计方面,柯布西耶规划的昌迪加尔通过“现代城市”的主张,实现了从总体城市设计(规划)到局部地段建筑群全尺度的设计。而英国很大程度上引领了战后的城市规划发展,结合经济和人文地理思想、具有区域和城镇体系布局特点的大伦敦规划取代了代表现代主义理念的带形规划,标志着由建筑师主导的形态结构优先的城市规划(设计)开始走下坡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国家,城市规划作为强势政府的职能,驾驭了包括形态在内的城市发展,自下而上的场所营造、市民空间和“以人为本”的社区和历史文化感被整体旁落,引发1960年代初雅各布斯、1966年文丘里及柯林?罗等的抨击和反弹。

  1956年,美国哈佛大学设计研究生院召开城市设计国际研讨会,国际现代建筑协会主席塞特提议将城市设计取代先前的市政设计。此时城市设计再度崛起,已经具有超越物质形态的现代内涵,它是在现代城市规划日臻居于统治地位(编制、审批、执行、管理的形势之下,所以其作用和特点是对象规模、尺度变小,注重过程管理,关注社区和具体的“人”的需求。

  第三代范型 :绿色城市设计

  城市发展关注生态曾经是久远的传统,但是现代城市发展日益关注人类社会自身规律而忽视自然规律。著名学者荷夫曾指出:“城市的环境观是城市设计的一项基本要素。文艺复兴以来城镇规划设计所表达的环境观,除一些例外,大都与乌托邦理想有关,而不是与作为城市形态的决定者—自然过程相关”。 

  新千年以来,欧洲推进“P+R”停车换乘系统,鼓励使用自行车,提倡拼车以及新的再生能源政策,市民社会普遍关注绿色政策。今天,中国在原来的“新四化”基础上增加“绿色化”,同时在国家五大发展理念中也首次加入了绿色发展的内容,加之新近住建部等部门力推的“海绵城市”等工作,清楚地说明基于可持续发展前提的城市已经成为城市设计关注的核心内容。

  第四代范型 :数字化城市设计

  新一代城市设计范型以基于大数据的技术方法工具变革为特征。通过可与城市规划共享的数据集取、分析和管理平台,城市设计不再仅仅由于三维形态评判因人而异的主观性而无法应对大尺度城市空间形态。在一定的场合,数字化城市设计可以相对独立于规划而自成逻辑系统,并获得问题解决的独特路径。大数据一定程度上加深并改变了人们对城市形态和空间组织规律性的认知,其数据库成果为城市设计全新的成果形式,而且可以直接融入到规划管理中。

  从目前的实操情况看,数字化城市设计既可归属上位高层次规划,也可与规划合体作用,其基于科学量化的成果特点,使得“向权利讲授真理”有了真正比较靠谱的依据。虽然科学并不能完全取代人们体验环境的感受及绿色理念贯彻,但在此基础上与前述范型设计内容彼此校核和融合,城市设计成果的科学性就提升了关键的一步。

  (文章来源:2016年中国建筑学会学术年会“主旨报告”学术报告节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