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目前的位置: 首页» 研究成果展示

《未来“城市-建筑”设计理论与探索实践》专著出版

《未来“城市-建筑”设计理论与探索实践研究》是由深圳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特聘教授、深圳大学本原设计研究中心主任孟建民院士主持的重要科研项目。项目由北京未来城市设计高精尖创新中心项目(编号:UDC2018010411)资助,历时三年(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圆满完成项目各项研究内容。

项目组将研究成果集结成册,由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于2021年5月出版《未来“城市-建筑”设计理论与探索实践》著作。本书作者包括深圳大学孟建民院士、东南大学张彤教授、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李志民教授、清华大学宋晔皓教授、中国矿业大学韩晨平教授、苏州大学吴尧教授、厦门大学石峰教授、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杨彪副教授、哈尔滨工业大学张宇副教授、中国矿业大学姚刚副教授、东南大学李艳霞博士等。诸位专家学者高瞻远瞩,对人类社会及城市发展面对的挑战和机遇进行了深入剖析,从建筑和城市设计层面提出提升人居环境品质、保障城市健康安全、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措施方法。深圳大学本原设计研究中心成员唐海达、李春莹、刘芳、陈子鑫、石媛、曾凡博、杨怡楠、李晓宇等老师也参与了本书的撰写,分别从韧性城市、智慧社区、医养建筑、模块化建造、人居模式等角度对未来城市的多维更新建言献策。

《未来“城市-建筑”设计理论与探索实践》目前已在京东发售。以下为本书前言:

伴随文明的发展与科技的进步,能源紧缺和环境污染问题日趋严重,客观上迫使人类不断地扩张活动空间、延伸生存领域。与此相适应,城市发展和建筑设计也将拓展到新的“介质空间”:地下、海洋和太空。

有序、高效开发地下空间,可以解决城市规模扩张与土地资源紧缺的矛盾、增强基础设施服务能力、提高综合防灾素质、保持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国家对“海上城市”的政策支持,以深海开发、海水利用为标志的海洋技术发展,为人类向海洋拓展打下坚实基础。在太空,太空舱和空间站是太空人居的初级形式。随着航天技术的不断进步,人类将有能力走出地球,建立太空城市。

为了达成上述目标,必须积极探索未来“地下”、“海洋”、“太空”城市和建筑设计策略,提前谋划如何在不同介质条件下营造安全、高效和舒适的工作生活环境。在此背景下,本书呈现的是对未来城市-建筑,即广义的人居环境优化、拓展和设计的前瞻性研究,其成果将为人类对不同空间的利用拓展全新的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