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目前的位置: 首页» 中心刊物» 第十一期201708» 学术研究201708

张可云/北京核心功能内涵、本质及其疏解可行性分析

  北京核心功能内涵、本质及其疏解可行性分析

  张可云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市行政区划与区域发展研究会会长、中国区域科学协会副理事长

  一、疏解功能的内涵

  北京作为中国首都之所以出现严重的大城市病问题,关键原因并不是聚集了过多的城市功能,而是没有突出培养与发展重点城市功能,也就是核心功能的优势不够明显,这也是《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后文简称《纲要》)中所指出的疏解非首都功能的真正内涵所在。

  北京、天津和河北之间存在巨大的发展差异,其中北京和天津除农林牧渔外各项功能均具备优势,尤其是作为首都的北京集聚效应相当明显,主要体现在服务业经济、商贸功能和科技创新功能三个方面。

  根据《纲要》对京津冀三地的功能定位,北京应建成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天津应向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北方国际航运核心区、金融创新运营示范区与改革开放先行区方向发展,河北则定位为全国现代商贸物流重要基地、产业转型升级试验区、新型城镇化与城乡统筹示范区和京津冀生态环境支撑区。

  北京的科技创新功能和行政功能聚集程度尚可,但文体娱乐事业发展程度不足。另外,国际交往功能较难体现在产业结构中,不过发达的交通基础设施是支撑国际往来的必要条件,但北京在交通仓储功能方面不具备明显优势,可能会对跨国人员流动形成障碍。

  相反,以批发和零售、住宿和餐饮业为主的服务业经济功能在北京过度聚集,与核心功能定位不相吻合。天津仅在工业经济方面存在明显优势,其余功能聚集程度仅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交通仓储功能和商贸功能集中度远远落后于北京。最后,河北省存在的问题最为严重,其产业发展甚至无法满足常住人口基本需求,尤其工业经济的发展远不及全国平均水平。

  按照定位,未来河北省应该重点发展商贸、物流并推进产业升级,但从数据结果来看河北省反而在文化功能方面存在比较优势。可见,京津冀三地发展现状与《纲要》中的功能定位并不完全相符,要实现协同发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二、核心功能的本质和疏解可行性

  实际上,之所以提出建设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家交往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其内涵在于明确北京未来的发展重点,即需要在这四个方面投入更多的资源,巩固北京业已形成的主导地位并争取在世界范围内产生影响力,并非否定北京发展其他城市功能的可能。

  从首都层面来讲,政治中心功能和国际交往功能是首都属性自然附带的功能,不具备疏解条件;从北京层面来讲,疏解功能的意义主要体现在治理大城市病的同时重新整合布局产业链资源,也就是“拔高”现有产业的内涵,力争取得“一石二鸟”的效果。从这个层面来讲,现有北京功能中与首都功能存在矛盾并妨碍首都功能正常发挥作用的功能,不论是核心或非核心功能,都应该适当疏解。换句话说,非首都功能的内涵不局限于北京非核心功能,还包括与首都功能定位相冲突的部分文化功能和科技创新功能。

  具体而言,北京的文化中心功能和科技创新功能其实都有疏解的空间和潜力,但鉴于两种核心功能内涵本质和发展现状不同,建议采取的疏解方式也应该有所区别,争取做到“大而不散”,突出几项核心功能的同时保障城市健康可持续发展。

  (文章来源:中国城市规划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