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目前的位置: 首页» 中心刊物» 第十二期201709» 学术研究201709

王凯/转型时期的规划供给改革

  转型时期的规划供给改革

  王凯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

  一、发展转型的背景与内涵

  经济转型是客观存在的。自2011年以来,中国经济增长率持续走低,2011-2016年GDP增长率分别为9.5%、7.7%、7.7%、7.3%、6.9%、6.5%。

  为此,连续几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多项新思想,2013年提出经济发展进入“三期叠加”阶段,2014年提出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2015年进一步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2016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继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攻方向是提高供给质量,根本途径是深化改革,最终目的是满足需求。

  其实,小城镇发展也是一样的,认识、适应、把握经济新常态是一切工作的前提。

  从长期来看,经济发展从高到低是一般趋势,如何认识不同阶段的发展特征和需求,有针对性地提出政策和方针是关键。

  所以说,无论是小城镇还是大城市都受到两个方面的影响,一是社会经济的发展态势,经济进入了新常态;二是城镇化的趋势即新型城镇化。

  

  二、规划供给的历史回顾

  自英国工业革命以来,城镇化源于工业化的推动是一个基本共识,近代中国的发展基本遵循这一规律。中国在1949年到1978这30年的城市发展史中,工业化推动城镇化是其重要特征,工业发展是城市发展的基本动力,工业空间是城市空间的基本经济单元,城市规划是“计划的延续和具体化”。

  1978年改革开放后,我国城乡规划有很大的变化。20世纪80年代,实行沿海开放战略,促进沿海城镇的大发展;1992年“十四大”出现了转折,加之邓小平南巡,加快了全国范围内的以开发区为核心的一系列城市开发活动;从2000年起,以提高城市核心竞争力为目标,主要中心城市开展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研究,加快城市周边地区的发展,新区新城将空间蔓延至区域。至2016年,各级各类国家级开发区近3000多个。

  所以说,以开发区为起始,新区新城为特征的空间拓展,是改革开放后30多年来城市发展的主要特征,城市规划的核心是以发展为主线的空间供给。

  

  三、转型时期的规划供给

  考虑世界银行过去10多年设定的高收入国家门槛的变化速度,预期在2025年前后,中国有望进入高收入国家行列,在这一背景下,未来5到15年,中国的经济增长将由过去的“出口导向、消费和投资驱动”的模式向“更多地依靠消费、更多地依靠服务业、更多地依靠技术进步”的模式转变,这给城市规划工作方式带来了冲击性的影响。

  未来,消费会成为经济增长主要拉动力量,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将越来越大,服务业比重将快速上升,农业、工业比重持续下降。

  推进城镇化,要更加注重以人为核心;促进区域发展,要更加注重人口经济和资源环境空间均衡;保护生态环境,要更加注重促进形成绿色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

  在这个过程当中,城市发展重在补短板,而短版恰恰在品质、环境、文化、创新和公共服务,大城市是过度肥胖,小城镇是营养不良,在这些方面还有许多需要探索的内容。

  2014年中央城镇化会议已经明确,新型城镇化是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消化“人口存量”是重点;2015年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提出,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改革创新、依法治市……建设和谐宜居、富有活力、各具特色的现代化城市,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城市发展道路。 实现“和谐宜居”是关键。这也就是说一定要有结构性的调整,一定要盘活存量,保证质量。

  而如何做到具有特色呢?国际先进经验表明,要以长远眼光谋当下行动。无论是美国纽约的区域规划还是新加坡的概念规划都表明,环境品质是城市的核心竞争力;伦敦2062规划的目标是健康,塑造更利于健康、适宜锻炼的城市形态;苏格兰第一大城市格拉斯哥2061规划中强调繁荣、友善、文化多元,这些都对我国城镇化发展有重要启示。

  乌镇是我国城镇化发展的典型案例,其依托稀缺资源构建“景区型小镇”,成为国际互联网大会永久会址(互联网+),创办乌镇戏剧节(文化+)。2012年接待游客600.83万人次,非门票收入超过50%。中国的城市空间与世界的现代经济相结合,这一定是未来发展的方向。

  上海崇明岛的建设发展,表明生态是生产必不可少的环境,有风景的地方就有新经济;深圳总体规划表明,经济增长主要依靠创新;武汉在研究长远发展时,不单单强调经济的发展,更关注交通枢纽、滨水城市,对于城市的改造,强调回归人文,实现繁荣;长沙挖掘其有底蕴的历史文化,打造有活力的现代文化,营造更加浓郁的国际文化都会气息;三亚强调“生态修复、城市修补”;苏州昆山强调文化与生态的融合。

  这些大大小小的城市案例表明,根据城市发展的不同阶段,结合不同时期的需求,无论是新空间,还是存量空间,规划的供给都有无限的创新空间。

  在这一背景下,就应该回归城市发展的普世价值观即追求更美好的生活,更加注重宜居、文化、绿色,这也是是未来发展的方向。

  所以说,经济转型时期,城市发展在认识上,要摆脱“速度情节”和“换挡焦虑”,要有定力;规划在方法论上,要认清城市发展的动力转换,识别城市空间的结构性变化,厘清发展趋势;规划技术上要摆脱不适应新形势的规划供给,着力创新,互联网+,生态+,文化+,创新+,服务+…有无限可能;规划理论上要回归城市规划的本源,以人为本,宜居建设为核心,发挥城市教育人、陶冶人、培育人的基本功能。

 

                                                                                                                       (文章来源:中国城市规划网节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