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目前的位置: 首页» 中心刊物» 第二十二期201807» 学术研究201807

李晓江 / 创新是雄安的唯一机会

创新是雄安的唯一机会

李晓江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原院长、教授级高级城市规划师、国务院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2016年3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决定要设立新区,名字也确定了,“雄安新区”。第二天,专咨委(京津冀协同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组长、中国工程院主席团名誉主席徐匡迪就通知了我们几个人,我开始从规划方面做一些准备。5月中旬,专咨委到雄县考察地热,我也借这个机会去实地考察了两天。5月27日,中央政治局会议正式通过了设立雄安新区,当晚徐匡迪主席通知我,规划很可能还要中规院来做,于是雄安的规划工作就从2016年5月底开始内部启动了。

雄安新区当然经过了长期酝酿。2015年的《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中讲得很清楚,“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作为一个独立章节,其中谈到“集中疏解”和“分散疏解”。分散疏解包括“四+N”,“四”即北京第二机场、曹妃甸、滨海新区和张承地区,“N”则是若干现有条件比较好的地区。集中疏解,就是要建新城,当时叫集中疏解地。但具体在哪里,研究了很多选择,最后才聚焦到今天的雄安。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是一个调整优化型的战略,是通过调整、优化,甚至减量,让京津冀地区更加健康地发展。这就给我们提供了一个线索,要去回顾之前的40年到底怎么走过来的,有哪些得失,以及我们的体制机制和这些得失之间是什么关系,从中得出“下半场”的逻辑。我们发现,在“上半场”起到至关重要作用的几大法宝,在下一阶段不一定有用,甚至负面效应超过了正面效应,那就要去改变它。在这种转变中,雄安提供了一个最好的探索、试验和创新的平台,怎么克服“上半场”的短板,并创造适合“下半场”发展的体制机制。就像我们一直强调的,雄安要提供可复制的经验。这种可复制的经验,不只是在物质空间层面,而且是在体制机制层面。

雄安新区的直接任务是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甚至在京津冀区域形成一个反磁力中心,这是大家都能看到的。但是,深层次应该是两大问题:一是怎么营造一个创新中心;二是怎么营造一个今后城市发展的示范。

疏解功能是很直接的原因,但是单凭疏解出去的功能,它是很难成为一个完整意义上的城市的。应该是反之,首先要在雄安创造一个完整意义的城市,它才具有吸引疏解的能力。而且,如果仅仅完成疏解任务,那么雄安也许就是个一般的城市,但是我们希望雄安是个“千年之城”,一个以创新作为持续发展动力的新城。

雄安是继深圳和浦东之后的又一个国家级新区,但其实它面对的问题完全不一样了。当年邓小平在中国大地上画了两个圈,一个深圳,一个浦东,这两个圈极其成功,真的是改变了中国。为什么深圳能成功,浦东能成功?深圳是中国最重要的对外开放门户,世界上最大的陆路口岸,也是两个制度的交界区。我们要实现改革开放,就打开这扇窗口,把这扇窗口变成一个巨大的物资和人流的通道,同时也造就了深圳。上海一直是中国的经济中心,也曾经是亚洲的经济中心,这种中心地位和历史底蕴造就了浦东。一个是门户,一个是中心,这也符合基本规律,影响城市发展最重要的地理因素就是门户和中心,中心是大家必来的地方,门户是大家必走的地方。

而雄安位于京津冀的腹地,既不是门户,也不是中心,我认为它唯一的机会就是创新。因为当前已经进入了后工业化时代,进入了新经济时代。新经济,加上疏解北京功能,有可能创造奇迹。

当我想象雄安要建成什么样的城市时,一直在思考三个递进的话题,其实是在同一个逻辑下的:首先,雄安能够健康持续发展的持久动力到底在哪里;其次,雄安要造就持久动力,需要吸引什么样的人;再次,什么样的空间才能吸引到想要的人。也就是说,有了空间,把人吸引进来,雄安才有创新发展、持久发展的可能。

专咨委为此做了很多研究,徐匡迪组长、邬贺铨副组长专门拜访了一些互联网企业、创新企业的总裁。去年7月,专咨委把马化腾、李彦宏、周鸿祎、马云请到上海开了整整两天的会,请这四大企业跟专咨委全体专家讨论,他们希望雄安新区是什么样的。他们提到,最关心的核心问题是,如果去雄安,能不能招聘到他们想要的人。逻辑已经完全变了。“上半场”的逻辑是,廉价的要素吸引企业,企业吸引就业和人才;“下半场”的逻辑是,优质的城市生活和公共服务吸引人才,人才吸引企业,企业创造繁荣。也就是说,上一轮是企业吸引人,这一轮是人吸引企业。

在同样的逻辑下,伦敦、纽约在这一轮的创新发展中都十分活跃,纽约前市长布隆伯格说过一句话,人们先选择生活的城市,再在城市里选择事业和职业。但是上一轮不是这样,上一轮就是寻找事业和职业,所以才有了硅谷的繁荣,在一个没有城市的地方生长出了高科技。

当年深圳的创新,主要靠创新的生态、创新的氛围、创新的机制,但今天仅仅有这些已经不够了,必须要有优质的生活、优质的服务。雄安新区,最吸引人的其实不是哪些大企业去了,甚至不是哪些大学去了,而是哪些有名的小学、中学去了。这些优质的公共教育是真正吸引青年人才愿意去创业、愿意去安家落户的原因。有了优质的人才,优质的企业一定会进来。创新型人才需要什么样的生活环境、什么样的生活品质、什么样的消费需求,这些都要在有限的城市空间里尽可能地去满足。

(文章来源:《三联生活周刊》2018年22期节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