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目前的位置: 首页» 新闻公告

近百位建筑界顶级专家围绕“韧性城市·健康人居”论道城市设计

上周六,伴着今冬的第一场雪,2020(第五届)北京国际城市设计大会开幕。由北京建筑大学主办的这场“学术盛宴”,以“韧性城市·健康人居”为主题,聚焦首都规划建设,汇聚城市规划设计建设领域近百位国内外顶级专家,在两天的会期内,集中研讨韧性健康城市设计、社区治理创新实践、公共空间活力营造、智慧城市技术应用、城市设计人才培养等热点话题,以期为当下中国特别是北京城市建设发展中的关键问题提出创新思路。

“小空间大生活”优秀设计方案展出

通过展板和模型,人们可以看到发生在身边的微空间改变

如何增加城市的“韧性”?

洪涝灾害导致“在城市里看海”的极端现象出现,无人驾驶、物联网等新技术给城市管理带来新课题,新冠肺炎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考验着城市的应急反应能力……面对种种复杂的新情况,城市规划设计如何破题?在国务院参事、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原副部长仇保兴看来,“韧性城市”是一个应当纳入思考的方案。

前不久,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明确提出建设“韧性城市”。

那么,如何增加城市的韧性?仇保兴介绍了迈向韧性城市的十个步骤,包括转变思想观念、创新工具和理念、深化网格化管理等。结合今年席卷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仇保兴特别提出,公共设施建设一定要坚持“平疫结合、平灾结合”。在他看来,韧性城市本质上是对原有工业文明城市规划建设模式的一种创新,也是政府的观念革命,“韧性城市的建设只能是渐进式、迭代式的推进,绝对不可能一蹴而就。”

北建大教授丁奇也从具体的案例切入,以“空间韧性与社区治理”为主题展开阐述。“多个案例的探索过程促使我们反思,空间的生产过程到底是由规划师主导,还是由政府或者企业来实现?”他得出的结论是,这应该是一个多方共同生产的过程,“我们过去太注重物质的规划,而忽视空间的社会属性,现在我们发现,空间的社会属性才是起决定作用的。”

如何“唤醒”历史街区?

虽已连续举办五届,在北京国际城市设计大会上,建筑遗产保护与历史城市更新依然是常谈常新的话题。正如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宋新潮在致辞中所说,“所有的城市,都会面临保护与更新的问题”。本届大会为此开辟专题论坛,邀请设计大师、著名建筑师、知名学者齐聚一堂,分享亲身参与首都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方面的实践与思考。

北建大教授汤羽扬是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专家,她带领的团队在历史城市保护与发展方面有诸多创新之举。结合多年实践,她认为“集体记忆”是其中不可忽略的重要关键词。

例如,在进行西四北历史街区的保护设计时,她带领团队成员把整个街区都走了一遍,“记录了胡同中200多座传统的四合院门楼,它们大部分都保留了原来的做法。”在此基础上,团队通过研究遗产价值与挖掘集体记忆,提炼了100余座历史性院落和200余座传统门楼的历史故事,以“四合院门楼文化精品线路”的构想,传达北京最老的胡同居住街区的特点。

而在开展法源寺历史文化街区价值发掘研究时,他们通过挖掘记录北京城市变迁演化过程中的法源寺历史文化街区空间特征,提出将宣南的京味儿文化再细分为寺庙文化、士人文化、会馆文化、平民文化,并以历史空间场所对应、汇聚作为街区特色,为后续的街区整理提供延续集体记忆、凝聚人心的历史文化依据。

对于历史街区,保护和发展的关键要素是什么?汤羽扬认为,真实性、客观性、延续性、公共性缺一不可,“记忆场所空间的保存促进了历史的延续,但是真正使历史延续的还是人,还是要回归到人,延续并不排斥创新。”

北京建工建筑设计研究院院长边志杰则系统梳理了前门地区城市更新的实践,从2003年启动前门地区保护复兴工程以来,十几年间,这里已变身为一座鲜活的“首都民俗风情博物馆”。大屏幕上,一张张幻灯片展示了前门新貌:前门大街,成为品牌推广、展示、体验的高层次平台;大江胡同,成为北京首条台湾风情商业街区;胡同密布的草厂历史文化保护区,经过基础设施升级、景观提升、街区环境整治之后,展示了“老胡同新生活”的美好画卷;前门三里河再现了“水穿街巷、庭院人家”的美景……

回望这些年的保护修缮之路,他总结道,“在发展理念上,我们坚持保护性修缮与恢复性修建并重,实体保护与文化保护并举,同时鼓励居民参与,坚持可持续性。”在组织模式上,团队也有创新,在街区更新过程中,他们结合不同阶段的工作重点,充分发挥政府部门、实施主体、社会资本三方力量,避免政府“马拉松”式的资源投入,代之以“接力赛”的模式进行可持续更新。

地处东四北大街西的隆福寺已成为北京文艺新地标。隆福寺如何焕发新生?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副总建筑师柴培根以这片区域为样本,回溯自己在城市更新的实践中对时间和秩序的思考与探索。过去八年间,围绕隆福寺地区,他们以陪伴式设计的方式,秉持本土设计理念,形成了一种渐进式、不断修补完善的改造模式。他说,“对于老城而言,相较于风貌保护,我们更倾向于尊重城市的真实演变,并在演变的过程中,寻找和发现这个场所中时间的痕迹,把它作为设计的依据。”

如何扮靓社区“微空间”?

社区公共空间的塑造关乎居民生活品质,也是城市更新与改造的一大难题。如何让公共空间靓起来?如何让老旧小区重焕生机?如何让闲置、剩余的微空间“变废为宝”?

北京城市规划学会街区治理与责任规划师工作专委会主任冯斐菲认为,城市公共空间的有效营造离不开居民群体、公益人士、政府部门、社会资本等各方力量的共同参与。在推进史家胡同的规划与整理过程中,她带领团队通过协助居民成立自治组织、制定居民公约、招募设计师志愿者改造院落、整合多方资金成立公共空间维护基金等,在探索公共空间营造的多元参与模式上作了一系列尝试。

小微空间整治是社区公共空间改造的另一个难题。论坛中,一批优秀的规划师展示了焕活“微空间”的鲜活案例。北京别处空间建筑设计事务所总建筑师东梅带领的设计师团队,参与了对朝阳区小关街道惠新西街6-10号楼西侧公共地块的规划设计工作。该地块东侧设有围墙与住宅区隔离,西侧以铁栅栏包围,长期处于半封闭的闲置状态,造成空间的剩余与浪费。此外,地块上长期堆满垃圾,严重影响周边居民日常生活。经设计师妙手改造后,此处空间“焕发新生”:下沉式广场、新奇有趣的哈哈镜、花草环绕的台地花园……独具一格的空间趣味跃然而出。东梅团队也凭借这一设计方案在本次论坛特设的“小空间大生活——百姓身边微空间改造优秀设计方案征集”环节,被授予特等奖。

“小空间大生活——百姓身边微空间改造行动计划”自去年11月启动,聚焦公众身边需求和改造意愿强烈的“三角地”“边角地”“畸零地”“垃圾丢弃堆放地”“裸露荒弃地”等城市“消极”空间和“剩余”空间,向全社会征集设计方案,部分优秀项目已在本市落地开工。

中国工程院院士庄惟敏认为,公共空间的“后评估”非常重要。他分析,随着生活水平提高,人们越来越关心建筑环境与建筑品质,建筑设计者经常聚焦于建筑形态而忽略了建筑好不好用的底线问题,缺乏系统的建筑使用后评估体系是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之一,“后评估是对建成环境的反馈和建筑标准的前馈,是一个建筑底线问题。”

除了“消极”和“剩余”空间,专家学者们也关注老旧小区。北建大副教授张国宗说,近年来,北建大通过多学科联合的系统研究,构建了包含“问题驱动、数据驱动、价值驱动”的三重驱动老旧小区有机更新体系:通过地毯式调研对老旧小区“病症”作出正确诊断,实现问题驱动;根据调研数据搭建信息管理平台,实现数据驱动;基于价值工程进行老旧小区改造全过程投资建设管理,实现价值驱动。该体系应用于石景山老山东里北社区的改造后,每平方米造价91元,小区宜居性评价提高18.64%,居民满意度提高5.5%,居民幸福感显著提升。

北建大党委书记姜泽廷介绍,北京国际城市设计大会举办五年来,已逐渐成为汇聚全球智慧的高端平台和城市设计领域交流合作的“金名片”,有力促进了城市设计领域的繁荣发展。会上,他代表学校发布了《北京建筑大学服务首都功能定位行动方案(2021—2035)》,方案从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老城整体保护与更新、城市公共空间品质提升、韧性城市与防灾减灾等十方面提出工作方向和具体任务,“作为培养未来规划师、设计师、建筑师的摇篮,这是学校发挥学科优势和人才优势,面向‘十四五’服务首都高质量发展的时间表和路线图。”

城市风貌是一本角色丰富的“小说”

北京建筑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院长、国际古迹和遗址理事会历史村镇委员会副主席 张杰

城市风貌,我个人认为非常像一本小说,里面有各色人物,操着不同口音,秉持着各自的背景,讲述着自己的生活。城市是一个大千世界,城市中有万物,在经历了千城一面的单调之后,如何让城市风貌具有小说般的丰富内涵,是在今天这样一个特殊时代需要思考的问题。

在我看来,城市特色风貌是物质环境、社会、经济等方面的综合展现,而且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积极反映。一个城市我们去过之后,就大概可以了解到这个城市的基础服务、管理水平等。此外,城市特色风貌是长期积累、逐渐在动态中发展的,是能在城市公共认知领域被感知到的。北京是世界上著名的都城,拥有全世界最精彩的轴线,且在几百年的时间里都没有发生大的变化,这是北京城既有风貌最重要的主体。

社区规划要注重空间的社会属性

北京建筑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学术委员会委员 丁奇

过去,我们在做社区规划时,太过注重空间的物质属性,而忽视了空间的社会属性,而现在我们发现,空间的社会属性才是起决定作用的。空间的设计和建筑应该由多元主体主导,是多元主体权利的投射。我们在进行空间设计或者空间建造的时候,需要去协调这些多元主体之间的关系,也就是说设计师在做空间设计的时候,既要跟多元主体达成共识,又要将这种共识转化成共同的行动。

要想让我们的社区空间不断地朝着好的方向演化,我们的规划师要融入社区中,成为社区的一部分,还要激活社区居民的主体意识,培育社区的共同精神,推动社区共建共治共享。

另外,社区规划师的作用是要长期的陪伴,在陪伴的过程中,帮助居民一起来形成空间的韧性,创造更好的宜居环境。

没有生活场景的历史街区不可能打动人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市学术设计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边兰春

北京历史文化名城的重点保护区域,是展现我们国家首都形象最重要的窗口。北京历史文化遗存太丰富了,虽然过去遭到一定的破坏,但是现有历史街区的总量和规模在老城中依然占有相当大的比例。

历史街区的复兴是一个非常艰巨的挑战。对于历史街区,是加以保护还是要进行改造,之前有过很长时间的争论,现在已经确定将其划定为要保护的地区,但是作为一种大量居住的空间,该怎样来保护,还有很多工作要做。比如,要明确历史街区保护的共同价值取向,要尊重不同历史文化街区的历史和现实条件的客观差异,再去进行分类引导、合理管控,最后实现保护和有机更新,同时要注意传统风貌延续的完整性和社会生活的连续性。只有人处在其中,历史街区、胡同、四合院才是一个真实的生活场景。如果传统的生活没有办法在这个地区延续,那我们看到的就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能够打动你的历史街区。

建设韧性城市首先要增强思想韧性

国务院参事、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原副部长 仇保兴

什么叫韧性城市?国际上定位为:面对社会、经济、技术等冲击和压力时,仍然能够维持它的城市基本功能、结构、系统以及特征的城市。韧性城市本质上是对原有工业文明城市规划建设模式的一种创新,也是政府的观念革命,这种革命是“刀刃向内”的革命。

建设韧性城市,我们要增强思想的韧性,转变思想观念。工业文明使我们取得巨大的成功,但是这种巨大的成功也给我们戴上了巨大的思想帽子:我们总是想构筑起一道拦水坝,把灾害拦截到城市之外,在这个过程中很可能造成新的问题。另外,传统的工业文明给我们带来的经验是“大就是好、集中就是好、规模就是好”,这其实也是反韧性的,这些思想一定要去掉。

韧性城市还必须与宜居、智能相结合。韧性城市的设计只能是渐进、迭代式的改革,绝对不可能是“交钥匙”工程、一蹴而就。此外,城市设计师、市政设计师都需要创新观念、方法,而且要颠覆原有的标准规范,创造新的韧性城市的标准规范。


本文来源:北京日报 记者 任敏 牛伟坤 实习生 郑宏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