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目前的位置: 首页» 创新研究» 研究成果

高精尖创新中心科技服务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

  通州区位于北京市东南部,地处北京长安街延长线东端,是京杭大运河的北起点、首都的东大门。通州历史悠久,自古就是漕运及仓储重地,是久负盛誉的水陆都会和盛极一时的皇家码头。

  2014年4月,北京提出将通州打造为城市副中心,至此通州区成为北京市中心区外集中培育的新增长点。2015年4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要建设北京城市副中心。2016年5月2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研究部署规划建设北京城市副中心有关工作。2017年2月24日,习总书记再次考察通州区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情况时强调:“历史文化是城市的灵魂,传承历史文脉,处理好城市改造开发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关系,切实做到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

  我校紧紧抓住京津冀规划发展的重大历史时机,在积极服务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中,增强科技服务社会的能力。2016年7月15日,党委书记王建中、校长张爱林率队赴通州区考察座谈;同年10月18日,我校与通州区政府签订了全面合作协议。近一年来,学校发挥北京“未来城市设计高精尖创新中心”的科技创新研发的辐射带动作用,与通州区政府共同组织召开了北京城市副中心综合交通国际咨询研讨会,开展了通州旧城区更新设计研究、通州区燃灯塔等古建筑的数据采集、北京城市副中心海绵城市专项规划编制、九棵树交通枢纽城市活力中心与污水处理厂景观节点设计、北京城市副中心综合管廊规划设计、通州老城区精细化城市管理物联网监测系统等工作,推动重大科技成果凝练和社会需求对接,取得一系列成果。

  

  集思广益“把脉”旧城更新

   通州旧城区有着丰富的建筑历史文化资源,这是北京城市副中心规划建设的历史根基和设计理念的主要来源。通州旧城区的更新改造是北京城市副中心规划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但是目前旧城在基础设施、公共服务、风貌特色和居住环境等方面存在着一系列问题,不符合北京城市副中心的定位,急需进行更新改造。

   自2016年6月起,我校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建筑遗产研究院,北京未来城市设计高精尖创新中心组成设计团队,由副校长张大玉和建筑遗产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汤羽扬带领10多位教师和20余位研究生开展了北京城市副中心总体城市设计通州旧城地区城市设计研究。

  

  

  

   团队首先通过查询资料和实地调研,对通州的历史变迁,对通州的运河文化、城市变迁、历史文化遗产的构成以及历史文化价值的传承进行了深入地研究。对通州旧城地区的用地功能、道路系统、公共空间、建筑形态和景观绿地进行了专项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通州旧城地区规划设计方案,包括道路交通、景观系统、绿地系统、公共服务设施、市政设施和特色空间等规划。

   期间,我校还与通州区政府共同主办了北京城市设计国际联合工作营(以下简称工作营)学建筑学、城乡规划、风景园林、环境工程等多个专业的20多名研究生和本科生,在美国哈佛大学、密歇根大学、北京建筑大学等国内外院校的10余位教师的指导下,探寻通州旧城更新的设计方案。

  

  

  

  

   针对通州旧城面临的基础设施薄弱、缺乏社区公共空间、潮汐出行压力大、文化遗产保护措施缺乏等问题,同学们本着打破边界、加强联系、提高市民生活的规划设计理念,坚持最小影响的原则,重点针对新增人口居住建筑的布局、公共空间营造、市政基础设施改善、居住环境品质提升等重点领域提出了9项设计策略,包括:加强和振兴运河区域、最小程度拆除居民区、增强+增加公共开放空间、提供多种住房选择、丰富街道体验+功能性、创造多样的出行方式、营造慢行友善的街道系统、保存文物建筑和文物环境空间、以既有铁路为基础塑造混合功能城市廊道。这9项措施对通州的旧城更新有着积极的指导意义,得到了通州区政府和国内外专家的认可。

  

  

   为文化遗产建立数字化档案

   “云光水色运河秋,满径槐花感旧游,无恙蒲帆新雨后,一支塔影认通州。”清代诗人王维珍的诗描绘了通州城和通州燃灯佛舍利塔交映生辉的景色。

   燃灯佛舍利塔始建于南北朝北周宇文时期,距今已有1300多年历史,已被列为北京市重点保护文物。该塔为砖木结构,密檐实心,共八角十三层,高约49米,塔基须弥座呈莲花形。燃灯佛舍利塔与佑胜教寺相邻,成为京杭大运河北端之胜景,也是通州地区具有代表性的建筑遗产之一。

   随着近几年国家对文化遗产保护力度的加大,燃灯佛舍利塔区域已经逐步纳入保护与复建的范畴,然而该塔周边情况较为复杂,有佛寺及居民楼,附近有地铁线穿过,空中也有航线穿越。目前有关燃灯佛舍利塔的相关信息多为纸质资料及文字档案,三维数字化资料及详细结构信息严重缺乏,未能有效对塔的现状及健康状态进行有效监测与管理,急需构建燃灯塔数字档案管理系统,对该塔实施数字档案构建、管理及健康监测。

   测绘与城市空间学院作为未来城市设计高精尖创新中心的主要成员,从2016年9月份开始对燃灯佛舍利塔进行数字化保护工作。通过现有档案资料搜集、整理和分析,制定出科学可行的实施方案,通过布设高精度监测控制网,利用GNSS、数字水准、地基合成孔径雷达(D-InSAR)、三维激光扫描、探地雷达、无人机倾斜摄影等多种高精尖仪器设备全方位采集了包括塔基及塔身的三维数据,为燃灯佛舍利塔的结构现状评估和数字档案管理系统构建奠定了重要基础。

  

   2017年伊始,在以上工作的基础上,该团队又以通州区极具代表性的“一塔(通州塔)、一河(京杭大运河)、一桥(八里桥)”为中心,围绕沉积浓厚的大运化文化委主线,开展“点?线?面”相互交织的历史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为北京城市副中心的规划与建设、旧城更新改造、文物遗产保护、历史文化展示等方面提供科学、严谨的分析和决策依据。

   为海绵城市建设进行专项研究

   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要突出绿色、低碳、环保、可持续发展理念,构建蓝绿交织、清新明亮、水城共融、多组团集约紧凑发展的生态城市布局,着力打造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示范区、新型城镇化示范区、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示范区。

   2016年6月,北京市规划院牵头编制《通州区海绵城市专项规划》,北京未来城市设计高精尖创新中心与市水科院共同承担“径流总量控制率”研究专题。市规划院、高精尖创新中心等单位对北运河、减河公园、张家湾、漕运码头、潮白河、丰头沟、武夷花园建筑小区等典型地段考察调研。

  

   专项规划对小区、道路、绿地、水系等海绵体进行了规划;通过研究各水系统之间的关系,对通州区水系统进行了规划。针对上下游水环境综合治理和现代化、高标准、多系统内涝防治等问题进行水生态修复和水安全保障研究,包括海绵城市建筑小区关键技术、海绵型公园与绿地关键技术、海绵型城市道路与广场关键技术、自然水系统保护与生态修复的关键技术等具体技术。同时,结合通州的历史文化,尤其是运河文化,在研究漕运文化,灌渠文化等水文化的基础上进行通过景观改造达到水文化保护与传承的目的。

  

  

   目前,海绵城市研究团队正在进行北京科委项目“北京市建成区海绵城市关键技术研发及示范应用”。这个项目将结合通州区北运河东滨河路、通州文化馆等市政道路和建筑与小区的海绵城市改造进行技术示范与应用。

   近日,副校长张大玉带队就我校服务北京城市副中心规划建设的意向与通州区政府进行了具体对接。学校将按照北京城市副中心定位要求,全面做好城市副中心规划、设计、建设、使用和管理全过程的学术研究,继续在通州新老城区规划调整、建筑文化遗产保护、绿色城市标准制定、地下管廊和海绵城市建设等方面发挥北京建筑大学的力量!